汽车价格逆势上涨!中国新车均价已涨至18万元 (汽车价格逆势走势)

分类:资讯日期:浏览:84

4月12日消息,虽然最近两年,各种汽车降价的消息层出不穷,但汽车的均价却越来越高。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近几年的车市价格呈现持续上升的态势,2018年是13.4万元,2020年是15.3万,今年是17.6万元。尤其是今年3月,汽车均价已达18万元,创新高。其分析认为:主要原因是混合动力和增程式的价格较高,形成结构性拉动。同时原有的燃油车也是出现平均销售价格上涨情况,而且燃油车的高端化带动价格上涨较大。其实汽车降价、均价却越贵也好理解。原本买不起的车,如今降价后可以买的起了,不少人都会倾向于同价位更好的车。同时,高端车型销售占比提升明显,中低价车型销量占比减少,这是消费升级的推动,同时也是因为换购群体的消费升级推动。

新能源汽车变贵了,还能大卖吗

新能源汽车变贵了,还能大卖吗

2021年12月31日,财政部等四部委联合发布了《财政部 工业和信息化部 科技部 发展改革委关于2022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2022年新能源汽车补贴标准在2021年基础上退坡30%,2022年12月31日后上牌的新能源汽车,将不再给予国家补贴。新政于2022年1月1日起开始施行。

根据补贴新政,对于纯电新能源车型来说,NEDC续航在300公里以下依旧不享受补贴;续航在300公里—400公里之间的单车补贴上限为0.91万元;续航里程≥400公里的补贴上限为1.26万元;至于插电式混动车辆,则要求纯电续航NEDC在50公里以上,单车补贴金额为0.48万元。

以上两种新能源车型,均要求单车售价在30万元以下。不过像蔚来汽车这样的“换电”车型,不受30万元的约束限制。从2009年,国补政策已实行了11年,尤其是在2021年,当全球汽车行业面对芯片短缺、原材料价格持续高位等不利影响因素的情况下,中国新能源汽车成为一大亮点,2021年全年产销分别完成354.5万辆和352.1万辆,同比均增长1.6倍,市场占有率达到13.4%,高于2020年的8%。其中新能源乘用车销量为333.4万辆,同比增长167.5%。

多品牌车型价格上涨,但也有例外

涨价的不只是广汽埃安。2021年12月,一汽大众宣布ID.4 CROZZ和ID.6 CROZZ两款纯电车型将在2022年1月1日整体涨价5400元。

蔚来汽车发布了保价公告,称2021年12月31日(含)前支付定金购买ES8、ES6及EC6三款SUV车型,且在2022年3月31日前提车的用户,可以按照2021年国家新能源车补贴标准进行购车,价格差额由蔚来承担。不过,购买的消费者不再享有上述优惠。

除此之外,小鹏汽车销售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我们已经在1月11日调整了价格体系,其中,小鹏P7全系上涨了4300元-5900元不等;小鹏P5和小鹏G3i全系上涨4800元-5400元不等。”

特斯拉的价格涨幅更大。“现在Model Y全系产品中,已经没有30万元以下的车型了,Model Y后轮驱动版售价上调了2.1万元到30.18万元。Model 3后轮驱动版的售价只提高了1万元,现在的价格是26.56万元。”特斯拉体验店的销售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但该销售人员补充道,“这次车型涨价实际上和补贴退坡没太大关系,主要是动力电池的成本上涨了。不过现在买车还是比较合适的,毕竟今年是新能源补贴政策实施的最后一年了。”

补贴新政实施后,不少车企第一时间响应号召,纷纷上调售价。对此,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表示:“部分车企涨价是正常的市场反应,未来出现更多涨价的可能性并不大。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较快,年销量已达300万之巨大体量,综合成本相应下降。在此背景下,更多车企会采取更稳妥的态度,通过降成本等措施确保消费者享受合理价格。”

在走访市场过程中,《财经》记者发现,也有一些品牌在逆势而动。在一家长城欧拉4S店,销售人员向《财经》记者表示,虽然知道开始实行新的补贴新政了,但店里并没有接到涨价通知,不仅如此,一些车型现在还有优惠。

“欧拉好猫的价格是13.5万元,现在可以优惠1000元,同时还送900元的交强险,提车周期在一个半月左右。”该销售说。相比于长城欧拉,北汽新能源的优惠幅度更大。“我们现在只有eu5和ex3系两个系列车型可选,颜色不全,库里剩的车也不多了,展厅里的这台车已经被订走了。”北汽新能源4S店的销售向《财经》记者说道。

《财经》记者了解到,展厅里这辆被订走的EX3,属于中配车型,续航400公里,市场指导价为14.38万元,现在可以优惠6万元,如果要是同品牌置换,且符合条件的话,还可以再优惠2万元。与长城欧拉和北汽新能源相比,比亚迪虽然没有购车优惠,但也没有上调售价。“我们所有产品都没有优惠,但也没有接到涨价的通知,王朝系列车型还都维持在年前的价格。”比亚迪4S店销售人员向《财经》记者说道:“实际上没有涨价,也算是一种优惠了。”

对于为何没有上调价格,比亚迪相关负责人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发挥成本和价格优势,争取不涨价,迫使通过整合产能利用、优化成本和规模化经营、加强营销等方式,拓宽销售渠道。比亚迪已经做好退坡补贴的预期和应对的准备,通过新能源汽车商业推广规模以及技术手段把成本降低,如年销100万辆成本降低20%-30%,与政策补贴相抵消,但这也需要一个时间过程。”

补贴退坡,新能源车市还能否冲击600万辆?

已经实施11年的新能源汽车补贴政策将在2022年彻底终止,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将迎来后补贴时代。而伴随居民收入水平的逐步提高,中国汽车市场呈现明显的消费升级趋势。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数据显示,2021年,高端品牌乘用车销售347.2万辆,同比增长20.7%,高于乘用车增速14.2个百分点,占乘用车销售总量的16.2%,占比高于上年1.9个百分点。

也正因如此,中国消费市场已经对新能源汽车的认知产生了改变,消费者对补贴退坡的接受程度也在逐渐提高。

“随着新能源车规模大幅提升带动的降成本能力提升,由此2022年末新能源车增量很强。预期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有望突破600万辆,渗透率在22%左右。”崔东树表示,随着国内消费者对新能源市场认可度的大幅提升,政策补贴的力度稳定,必然推进2022年的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总量暴增,继续保持世界50%以上的超强份额领军地位。

不过,自2021年12月以来,资本市场新能源板块出现高位回调。进入2022年,该板块继续走低引起不少投资者的担忧。根据Wind数据显示,三个交易日里,去年的“大火赛道”新能源板块下跌6.17%。

申万宏源证券认为,2022年新能源补贴政策中有两点略超预期:首先是打开了每年补贴200万辆的规模上限,加大了总体补贴规模;同时明确现行补贴技术指标要求不变,确保产品开发的延续性,也让更多新能源汽车受益补贴。现在新能源汽车市场已经由政策驱动转向市场驱动,优秀车型的推出是销量增长的主要因素,预计2022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28万辆。

申港证券认为,部分车企采取涨价、补差价等应对措施,短期终端销售价格可能有波动,但长期平稳。另外,由于短续航里程车辆补贴无太多变化,后续A00-A级车的表现可能更值得期待。其中,A级车市场将有望为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贡献可观增量。

申港证券认为,部分车企采取涨价、补差价等应对措施,短期终端销售价格可能有波动,但长期平稳。另外,由于短续航里程车辆补贴无太多变化,后续A00-A级车的表现可能更值得期待。其中,A级车市场将有望为电动车渗透率提升贡献可观增量。

此外,有分析指出,获得补贴已不是车主购车时的主要考量,高性价比和强产品力的车型更易获得认可。因此,随着车企推出更多的高质量车型,消费者关注新能源车的驾驶体验和车内配置,市场化趋势将持续强化。而在瑞银中国汽车行业研究主管巩旻看来,中国现在大致上摆脱了对补贴的依赖。如果按最新的电动车补贴来算,基本上是一台车1.26万,大致上等价于2000美元。

跟欧洲动辄六七千欧元的补贴,以及美国拜登***希望把7500美元的税收抵免加码到1.25万美元,事实上中国这边对于补贴的依赖程度已经极快地降低了。

“中国的消费者某种程度上也是比较幸运的一群人,能够用更便宜的价格,有更加多的产品选择。这对于行业发展来说,可以说对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长期的发展更加有信心。”巩旻在接受《财经》记者采访时表示:“但带来的问题是,市场有这么多的参与者,大家都有崛起的时候,也有面临发展瓶颈的时候,要摸索到谁最终跑出来,变得更加困难。”

宋PLUS冠军版逆势涨价 换上“海豹脸”后能否延续辉煌?

进入2023年以来,比亚迪在短时间内连续发布了秦、唐、宋Pro、汉、海豹等车型的“冠军版”,引起了不少消费者的关注。

与原车型相比,冠军版车型的售价普遍进行了下调,给竞争对手带来了不小的压力。

近日,不少人期待中的比亚迪宋PLUS冠军版正式开启预售,但这款车的预售价高达16.98万元-21.98万元,比现款车型还贵,这种一反常态的定价方式,引起了不小的争议。那么比亚迪的这波反向定价,目的是什么呢?

一反常态的定价

经常关注新能源市场的都知道,主流新能源汽车降价已经成为常态,比亚迪、特斯拉两大巨头的价格都在下调,零跑、吉利新推出的零跑C11增程版、吉利银河L7等车型车售价也低于预期,几乎已经实现了油电同价。

正因如此,宋PLUS冠军版的定价才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现款宋PLUS售价为15.48-21.99万元,同时不少地区还有1万元左右的优惠,实际上入门车型售价已经跌破15万元。

因此在宋PLUS冠军版预售之前,不少消费者认为这款车的起售价将会低于15万元,但实际上却并非如此,宋PLUS冠军版EV车型的预售价达到了17.98-21.98万元,DM-i车型的预售价则达到了16.98-19.98万元。

新车在价格上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两方面。第一,DM-i车型的起售价从15.48万元提升到了16.98万元,涨幅1.5万元;第二,EV车型的起售价从18.68万元下降至17.98万元,降幅达到了7000元。

同时,新车还对车型设置进行了优化,EV车型从两款增至四款,选择性更强;DM-i车型则进行了简化,取消了两款售价超过20万元的高配车型,整体售价被压缩在了20万元以内。

也就是说,宋PLUS冠军版并不是一味涨价,而是有涨有跌。销售状况良好的DM-i车型价格上涨,销售情况相对不太理想的EV车型则进行降价处理,同时还提供了更多的选择。

由此可见,比亚迪已经将价格上的调整当作促进EV车型和DM-i车型均衡发展的主要手段。

性能进行了哪些调整?

从唐、汉、海豹、秦等车型的冠军版车型来看,新车的变化除了价格之外,还体现在性能的变化上,不过这些性能变化都不明显,宋PLUS冠军版也不例外,新车的定位和用户人群都没有大的变化,只是在细节处进行了调整。

EV车型的变化在于,电机总功率从135kW提升至150kW,续航里程则从NEDC工况下的505km提升到了CLTC工况下的520km,同时还提供了续航达到605km的顶配车型,其余方面则没有发生大的变化,主要是对动力性能进行了升级,属于典型的增配、降价,性价比有明显提升。

DM-i车型的变化也主要体现在动力性能上,新车取消了纯电续航里程51km的低配版本,以及售价超过20万元的两款四驱车型,剩下两款高配车型的纯电续航里程提升至150km,其余性能方面则并没有太大变化,基本维持了现款车型的水平。

也就是说,宋PLUS冠军版车型的实际售价并没有大幅上调,EV车型甚至还有所下滑,动力性能也有小幅提升。

相比之下,DM-i车型的变动更大一些,比亚迪的思路很简单,宋PLUS的定位就是普通的家用车,售价昂贵的四驱车型没有多少用户,而纯电续航里程只有51km的入门车型同样跟不上时代,因此直接取消这两种车型,进一步DM-i车型的提升性价比。

新车前景如何?

仔细对比宋PLUS的新车车型就会发现,所谓“宋PLUS冠军版车型大幅涨价”的说法并不准确,它实际上只有DM-i车型提升了2000元,宋PLUS冠军版车型整体的性价比是在提升的。

这个问题,消费者在购车时经过比较很快就能得出正确结论。

相比于价格上的争议,宋PLUS冠军版在外观上的变化才是有可能影响其最终销量的。

宋PLUS属于比亚迪王朝家族,一直以来采用的都是家族式龙脸,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认可。

但宋PLUS冠军版车型在外观上进行了重大调整,从王朝家族的龙脸,换成了与海豹比较接近的“海洋脸”,整体看上去更加年轻化,也更加符合海洋网系列车型的产品定位。

经过这次改款,宋PLUS的定位并没有改变,但却平添了几分年轻和时尚气息。

事实上,如果你近期曾经光顾过比亚迪的4S店就会发现,宋PLUS已经被放在了海洋网的门店内进行销售。

这首先是因为海洋网车型数量较少,有待加强;其次则是因为海洋网车型数量较少,因此比亚迪才会把宋PLUS划入海洋网,同时另外打造一款宋Pro来补偿王朝网,以平衡两张销售网络的利益。

宋PLUS冠军版能有这么多争议,与它本身的市场地位有关。从客观角度来说,宋PLUS归属于哪个销售网络,对消费者的影响并不大。

从宋PLUS冠军版的整体表现来看,这次改款还是能够吸引不少消费者的。这次改款之后,宋PLUS的市场地位有望进一步加强。

燃油车纷纷涨价,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尽管近段时间大伙儿针对新能源汽车涨价已经拥有心理状态预估,可是一部分传统式燃油车也要来拼个繁华,这令很多人始料不及。

就在刚以前的6月1日,宝马上涨了一部分燃油车型的参考价,最大上涨幅度高于1万余元。反过来,宝马2款受欢迎纯电动车车型i3和iX3的参考价却不变,这不免令人有一些好奇心,为什么宝马要置于死地而后生?

无巧不成书,早在4月份,奔驰就已经对集团旗下一部分燃油车型开展了价格调整,最大上涨幅度超出12万余元。在其中以进口的车型为主导,与此同时也包含了奔驰E级(主要参数丨照片)、奔驰GLC等国内车型。一样的,奔驰EQA、EQB、EQC等纯电动车车型的价钱也没变。

这时很多人很有可能会猜疑,是否豪华车品牌欺压大家“人傻钱多”,见到中国新能源汽车一直在涨价,因此故意盲目跟风涨价?而自身的纯电动车车型竞争能力又较弱,因此只有上涨燃油车的价钱。

传统式燃油车涨价,自信在哪,原因又是不是充足?最先非常值得高兴的是,在我国并非唯一被涨价的市场的需求,即使是宝马的本营德国也未能幸免。早在2022年3月份,宝马全系列车型在德国和欧洲别的地方的涨价了3%上下。例如宝马3系的起市场价上涨了1000欧,做到欧,宝马5系也是上涨了2200欧,做到欧。

不仅如此,从2022年4月1日起,宝马全系列车型在印度销售市场的市场价增涨了3.5%。比较之下,宝马在中国6月1日的这轮涨价,只是牵涉到一部分车型,并且涨价力度都没有做到3.5%,不清楚中国顾客是否应当开心呢?

早在2022年2月份,奥迪就已经对澳洲销售市场做好了全系列涨价,上涨幅度从600澳币到7600澳元不一。反过来,大家中国的奥迪车型市场价基本上没有什么转变,奥迪Q7乃至迫不得已国内宝马X5L的工作压力,参考价还积极下降了6万余元人民币。

除此之外,奔驰也在今年对德国、印度等销售市场的一部分车型市场价开展了上涨,在其中印度销售市场的上涨力度约为3%。做为非豪华车品牌的上汽大众,也在5月份对集团旗下燃油车开展了1000~3000元左右的涨价实际操作。而在上年,大众就已经调整了日本销售市场在售车型的价钱。

众所周知,锂电原料的涨价促进了新能源汽车的涨价潮,这也让很多人忽略了其他造成原料的涨价。例如燃油车的汽车发动机、车体必须使用很多的铝型材,而铝价格在上年9月份创出了15年之内的时间新纪录,如今一直处在高位运行环节。

除此之外,自打2020年3月份的底点至今,铜价格行情已经上升了125%,如今一直在7万余元/吨的低位起伏,一辆燃油车的用铜量大约在20kg上下。ABS树脂、漆料、塑胶等原材料价格在近期一两年也出现了显著增涨,这种全是造成必须品。

为了更好地做到严格的排放标准规定,现阶段绝大部分燃油车都是会配置三元催化器,在其中会使用很多贵重金属,例如铂、钯、铑。近几年来,稀土价格飞涨,也让三元催化器的费用飙涨,一个拆车件通常能卖去数千元。

更不要说在“缺芯”的大题材下,车辆处理器的价钱早就摆脱了固有的使用价值。例如威马车辆CEO沈晖前不久公布调侃车载式处理芯片价钱很贵,乃至超出了充电电池成本费。而目前走红的高通芯片8155处理芯片,汽车企业采购价格也需要数千元,这种都是会推升造成成本费。

除开原料以外,也有一些成本增加也会对汽车企业导致工作压力。例如在疫防的大题材下,局部地区的运输成本对比往日翻了多倍;再例如职工、土地资源费用的持续升高,全是推升汽车价格的导火线。

还有一个缘故,很多人很有可能意想不到,那便是最近人民币的汇率的大幅度掉价。从2022年3月份至今,美金在岸人民币从6.3周边最大拉涨到6.8周边。而许多合资企业车型必须应用进口的零部件,RMB消费力的降低只有根据涨价来均衡。

我们可以发觉,现阶段中国涨价的燃油车企都较为强悍,例如奔驰和宝马是认可的一线豪华车品牌。并且涨价的车型中有许多全是受欢迎车,例如奔驰E级、奔驰GLC、宝马5系、宝马X3,他们在各市场细分都很火热。针对这种牌子和车型而言,可代替性较低,即使涨价数千元,该买的顾客依然会买。

并且这种奔驰、宝马车型自身的终端设备特惠较少,有一些或是售价乃至抬价市场销售。在成本增加的大题材下,汽车企业和代理商难以根据减缩终端设备特惠来调整这一部分成本费外溢,最后只有采用涨价方式。

但是这里边上汽大众较为独特,尽管大众在中国仍然有着较强的知名品牌号召力,可是上汽大众大大部分车型在终端设备都是有很大的现钱特惠,汽车企业彻底可以利用操纵零售价的方法来遮盖成本增加所提供的危害。上汽大众却挑选将全系列燃油车涨价1000~3000元,给人觉得不疼不痒,不知道意欲何为。

难道说上汽大众是把握了顾客“买涨不买跌”的心理状态,想根据涨价的方法来增进销售量吗?纵览在我国近10年的新汽车销售量,不会太难发觉已经遇上了吊顶天花板。不仅是在我国,全世界新汽车销售量也在2017年做到巅峰的9589万台,以后便一路下降,上年销售量仅有8268万台。

汽车企业当然也认知到了全世界新汽车销售市场的见顶,因此许多流行汽车企业陆续下降了对将来销售量的预估。例如从2022年4月份逐渐,丰田方案减少20%的日本当地生产能力,2022年4-6月份,丰田车辆的方案生产量也从先前的280万台下降至250万台。

假如销售量降低,在产品成本暴涨的情形下,还需要确保盈利提高,唯一的方式仅有不断提升新车售价。在2022年5月份的发展战略新闻发布会上,奔驰公布将方案削掉3款“新一代奢华”车型,也就是价格较低的新手入门车型。与此同时,奔驰还期待再次提高梅赛德斯-AMG、梅赛德斯-迈巴赫、梅赛德斯-EQ系列产品、梅赛德斯-S级、G级等车型的市场占有率。弦外之音很显著:新手入门车型不怎么挣钱,要多卖中高档车型。

到2026年,奔驰自行车平均价将提高15%,至本时代中后期,达到约14%的毛利率总体目标。那么来看,奔驰准备仿效奢侈品牌,根据持续涨价的形式实现市场销售,不清楚中国的富豪还是否会买账?

有关传统式燃油车涨价,有一点大家不得不说,车辆正从“走量”时期向“厚利少销”时代变化。一边是生产过剩、一边是交易乏力、另一边又是新汽车涨价,这还真的是个奇幻的汽车时代。

相关文章